http://www.nulj.cn

首页 所有文章 归档 留言 关于我

大胆的小罐茶!_华商韬略

编辑:李靖2019/10/5993次阅读阅读转载: 华商韬略
是“大逆不道”还是“顺势而为”?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判断。作 者丨徐艳丽华商韬略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客服微信:hstlkf华商韬略·华商名人堂 ID:hstl8888图片:网络、图虫创意

“关键是要创新。”

2005年冬,文化界刮来一阵刺骨寒风,中韩“端午申遗”之争以韩国在联合国将端午祭申请为本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告终。

业界慨忿之余,国务院快速行动,次年公布了京剧等首批518项国家级非遗名录。截至2019年,我国已有国家级非遗代表项目1372项、非遗传承人3068人,是在联合国拥有世界非遗记录最多的国家。

中国五千年文明,众多光辉璀璨的非遗文化是国人对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的记忆延续,尤其是诗酒茶、琴棋画等文化瑰奇,更被作为民族符号被海内外传颂。

然而,当政府对非遗的重视与日俱增、国潮文化也方兴未艾时,部分脱离时代的老技艺却因无法适应市场而面临消亡。

速度是触目惊心的:

上海,沪上与江浙文化交织的渊薮,江南丝竹等不少非遗文化“已到了人老艺衰甚至后继无人的地步。”[1]天津,曾有上千道老会的“天津皇会”只剩100多道在活态传承。南京,金陵折扇等288个非遗项目已消失1/3。而被视为国粹的中国戏剧,更是以平均每两年3个剧种的速度加速失传。

▲天津天后宫景区和上世纪30年代规模盛大的天津皇会,图片源自网络

“我不想让这门手艺被我带进坟墓……”

你以为这种呼救声只来自那些远离现代生活的冷门非遗文化?它恰恰来自一个我们天天还在见、在消费的行当——茶!并且不止一位非遗制茶传人表达过对传承的忧虑。

绵延四千年的中国茶竟然也出现了传承问题?

11月19日,自古盛产名茶的黄山举行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

会上,受邀协办会议的小罐茶罕见地将8位制茶大师中的四位:黄山毛峰、武夷大红袍、云南滇红和安溪铁观音非遗制茶传承人同时请到场,与各方非遗研究单位共同探讨非遗制茶传承的困境与出路。

茶不是非遗,但制茶的技艺是非遗。中国茶,恰恰是因为品类和制作技艺的不同,而有了万千种滋味的变化。

与很多传统技艺一样,非遗制茶技艺正在这个快节奏时代逐渐滑向危机的边缘。

老谢家茶,从隋朝开始世代守在黄山毛峰的原产地——黄山富溪乡的山里研究黄山毛峰制作工艺,整整1419年。到了第49代传人——黄山毛峰非遗技艺唯一传承人谢四十这代,年轻一辈已经少有人愿意留在茶园风吹日晒、没日没夜学习烘炒了。

武夷山大红袍非遗技艺传承人王顺明,是武夷岩茶“国家标准”制定者之一。可年近古稀的王顺明们越来越焦虑地发现,在他们眼中视若珍宝、守护半生的茶树、茶道、茶艺,还在谈论学习它们的多是跟自己一样的老师傅、老匠人。

“很多斗茶品茶活动几年见不到新鲜血液。”一位老师傅说。

“不管男的女的,不管自己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只要年轻人想学我就教!”王顺明忍不住在非遗大会上鼓呼。

中国有上千种茗茶,几乎每一种都有自己的独特制作方法,但公众叫得出名儿的大概只有西湖龙井、普洱等十多个品类。很多制茶师极怕这门手艺在自己手里真的变成“遗产”。

然而个人拧不过时代,大师的呼喊无法改变非遗制茶整体工艺落后、效率低下、产品跟不上市场需求的困境。

“土、老、繁、奢、事儿……”小罐茶创始人杜国楹曾如是总结传统茶行业的问题。

自2012年起小罐茶团队开始上山寻茶,接触的茶企、茶区组织不下500家,有些老师傅八九十岁还在烘焙炉旁汗流浃背地揉捻茶团,满手老茧和燎泡,还有人靠鼻子闻香断火候,说自己一辈子不敢感冒。

统计显示中国有7万多家茶企,有机械加工设备的不超过100家,99%的生产者还在用土特产方法做茶,采、炒、捻、装都是手工作业,“一天炒十几锅,每锅品质都不一样”,既缺乏品控又无法规模化。

毛峰、大红袍、铁观音、茉莉花、福鼎白茶、云南滇红、恩施玉露、宜红功夫茶……

这些被国家写入非遗名录的制茶技艺传承人,普遍地潜藏在各处名山深处,有些甚至已经濒于艺绝,做茶的人老了,喝茶的人少了,手工制茶的苦和累让新人望而却步,找不到接班人的可能说断代就断代了。

“当有那么一天,时代彻底忘了这群人,年轻人再也没有功夫炒茶烹茶,没有功夫享受喝茶的时候,我们也该寿终正寝了。”一位功夫茶非遗传人不无心酸地说。

“400块一张了哈,孟鹤堂马上出场了,小姑娘要不要票?”

每周末,三里屯德云社剧场门外常有黄牛加价卖票,剧场内人满为患,年轻人嗑着瓜子为孟鹤堂、周九良、郭麒麟们喝彩,掌声笑声雷动。

跟制茶技艺一样,相声也是非遗。可就在曲艺、制茶等非遗文化面临困顿时,以德云社为主的相声业者却给当代年轻人重新下了一记“文化之蛊”。

同样打出了漂亮翻身仗的还有白酒、汉服、故宫文创等等。总结这些几乎是“起死回生”般神奇复兴的传统文化的共性,关键词都是:创新。撕破老气横秋的旧外壳,打破行业旧框框,大胆运用现代手段改造、包装传统文化,重新拥抱市场。

▲有业内前辈说,郭德纲和德云社让相声晚死了50年

相声复兴,德云社用创新的内容、偶像的方式击中年轻人。白酒复兴,江小白们用创新的口感、清新的外观吸引年轻人。汉服和各家老字号复兴,也是用创新的工艺、新营销打入新市场。

“非遗文化要和商业文化做对接,靠创新和现代化求生。”

首届中国非遗大会上,清华非遗项目负责人宋立民强调,国家把非遗保护提升到战略层面,就是鼓励全社会尤其是商业企业,用创新手段传承、抢救非遗文化。

回到中国茶业,大量匠人远离市场、不懂消费喜好、缺乏工业化能力,不是不愿、而是不能适应新时代。部分企业这些年已经开始发掘散落在各地的制茶大师,把他们集合到一起做创新和市场化尝试,“是非常有前瞻性、非常应该做的事情”。

确立了非遗创新这个大方向,对于具体如何靠商业力量系统地创新非遗制茶技艺,宋立民和中国非遗保护研究中心主任朱小健同时提到了小罐茶的例子。

“先整合中国茶行业里优质的非遗资源,用到工业生产线上,让大师与小罐茶共同制定好茶标准,再用充分市场化的手段,将非遗带进现代化生活场景。”朱小健分析道,经过这一套改造,小罐茶真正让非遗制茶活了起来。

正像研究新式相声绕不开德云社一样,剖析小罐茶现象,是研究如何让非遗制茶技艺成为公众认可、市场欢迎的鲜活文化的一个重要案例。

小罐茶究竟靠什么让藏于名山、手工传承的非遗茶,变成一夜飞进千家万户的大师茶的?

有人说靠营销,有人说靠包装,但这些都是1后面的0,是借鸡生蛋的蛋和锦上添花的花。

真正让非遗制茶完成从0到1的新生、完成从农产品到工业品,甚至消费品转变的关键,是杜国楹用一整套标准化流程,一点一点把非遗大师的手作茶技艺,复刻为机器记忆,用科技智能让那些靠经验和感官直觉传承千年的制茶方法,完成从前工业时代进入工业化标准生产时代的飞跃。

至于这套标准是怎样建立起来的,难点在哪儿,其他茶企可以如何借鉴,笔者跟进小罐茶这些年的动作和实地考察企业工厂后,认为有关键几项:

第一步,通过规模性摸查全国茶区、茶企、茶园,杜国楹找到了中国十大名茶中最好的一批茶叶供货源,并与8位在各自品类上掌握正宗工艺的制茶非遗传承人,建立起合作创新的默契和信任;

第二步,根据非遗制茶的工业化需求,建立智能产业基地和全国6大产区工厂,前后耗资约10亿,打通首个茶叶研发全产业链和智能化流水线;

这其中,挑茶、封装环节的大量智能化电子技术,如静电除杂、双红外线仪、良品率视觉检测系统、萎凋机等设备,因为从未被茶企开发过,需找到IBM、西门子等精工企业,从头自主投资、自主研发定制。

第三步,在大师手把手指导下,把每个环节的制茶工艺和个人经验,精确转化为具有几百道工序的智能化设备,把原先凭经验判断的不可衡量标准变成仪表盘上可以显示的精确数字,效率大幅提升的同时避免了人为的不稳定因素,最大化还原甚至提升大师茶的品质和口感。

第四步,非遗传承人最大的价值是他们对技艺的掌握,是脑力,不是体力。把大师从流水线上解放出来之后,小罐茶成立了茶叶研发中心,让大师带着100多位茶学专业的科班生,对中国茶的香气、滋味、口感重新进行研发创新,用科学逻辑重新定义中国茶。

做足产品功夫后,小罐茶以小罐为标志性外观,打破传统茶叶的老气和简陋感,追求美感的同时兼具一撕即开的便捷;并引入瞬时充氮工艺,确保不氧化、不吸味、不受潮、不破碎。一上市即建立起高辨识度和差异化。

这一套推翻茶叶传统生产、研发与销售框架的模式出来后,在市场端和行业端同时掀起轩然大波。

支持者认为小罐茶救了非遗制茶,3年20亿销售,每购买一次都是小罐茶对它的好茶标准和非遗制茶文化的传播,“不管你认不认同这种创新,它都让非遗茶和8位大师火出了圈。”

也有人质疑小罐茶不是在传承茶文化、而是在破坏行业规矩,不是帮助非遗,而是在蹭大师名气——“弄个好看的罐子,装点叶子进去,找几个大师站台,就敢冒充内行出来忽悠了?”

不久前,在一次中澳高级别外事活动中,中方人员想赠送给一位喜爱中国文化的澳大利亚代表人员一份有文化底蕴的礼物。

时间紧迫,随行人员备了一份散装茶叶,但大家觉得不甚得体。最后时刻,东方卫视主持人李佳念带的一份小罐茶解了围。“外观、品质和文化寓意都很合适”。那份小罐茶最终作为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礼物送给了澳方。

以上是个偶发的巧合,但这个让小罐茶偶然成为“新国礼”的巧合里包含着中国茶必须走现代化、品牌化创新道路才能自立于时代,赢回主流市场青睐的必然。

小罐茶是不是在营销炒作?到底是卖茶还是卖IP?

流水线是否毁了非遗茶的原汁原味?

中国茶业有必要取悦“不懂茶”的年轻人吗?

对于这些围绕小罐茶的争议,曾因为搞故宫文创被文博界骂为“罪人”的故宫前院长单霁翔,有过一番很对口的回答:

“(文创要做好)年轻人喜欢什么,我们就给他们献上什么。”单霁翔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真正的保护不是落着尘埃,死看硬守,而是让它年轻化,有魅力,有尊严,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主动传播文化,出品特色产品,激发内生动力——“关键是要创新。”

创新才能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在吃透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后,取其精华地大胆创新才是对文化最好的继承。

带着这种思维,单霁翔用一年15亿文化创收让质疑者噤声、打造出史无前例的故宫IP,也是这种思维,让白酒、相声、汉服等被商业力量充分再开发的中国传统“非遗”文化,这几年带领“新国潮”风生水起。

▲谁能预想今天是90后、00后自发复兴了汉服等华服文化

和很多固守传统的非遗行当一样,茶行业因为讲究功夫和“底蕴”,一直有着对手工茶、功夫茶仪式感的迷恋和“内行人才懂茶道”的自赏,带着这种心态,部分从业人拒绝先进的机器替代,不屑于迎合市场,不允许别人挑战条条框框。

小罐茶之前,台湾企业家创办的天福茗茶,当年因为率先来内地推出连锁专卖模式和各种品鉴茶服务,动了终端零售的蛋糕,就被当靶子攻击。而主动学习连锁商业模式的八马、华祥苑等茶叶品牌,这几年都靠标准化、服务和品牌化赢得了用户。[2]

真正爱惜一个行当、珍视一种文化,不是把它混成圈子,看到任何“异类”出现先一棒打死,更不是搞文化封闭抱残守缺,而是以包容心态、开放心态、前瞻的眼光积极拥抱变化,接纳创新,辨别每一次创新的出现是否对行业发展有利,对文化复兴有益。

“非遗是我们祖祖辈辈的沉淀,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证据。”杜国楹认为,小罐里装的是非遗技艺,茶杯里喝到的是中国味道。

所谓小罐茶式创新,外表是现代的、国际的,但灵魂是传统的、中国的。和那些守护技艺几十年的老茶匠一样,杜国楹表示自己不想颠覆谁,他和大家一样,想要靠创新让中国茶能重新走向年轻,走向世界,走向复兴。

“我不怕大家质疑我、鞭策我,甚至复制我这套,最好大家一起把中国茶业干大。”

杜国楹说,文化是大到一个民族,小到一个族群,在一个特定历史时期共同的行为和习惯。大家都这样喝就是文化,都不喝这文化就没了。所以茶文化想要延续传承,必须要有年轻人喝。

跟生活关联度越高,文化越具有生命力。

[1]《“非遗”消亡触目惊心,传统文化寻路互联网》CCTIME飞象网[2]《小罐茶到底贵不贵?四“维”深度解读》陈闻彦茶道传媒?THE END

出品人:毕亚军

主编:王晓  责编:周怡

美编:刘彦潮  运营:方乐迪  张婵  倪晨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能核实版权归属,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投稿、约稿、商务合作及建议敬请联系:010-65580525

zy@hsmrt.com  周总监

◆◆◆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特色成长计划】签约账号【华商韬略】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授权敬请联系小客服微信:hstlkf【星标】华商韬略,精彩不再错过

“点赞”是喜欢,“在看分享”是真爱

感谢阅读,如果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给我点个,或者把本文的网址复制分享其它好友。
本文网址:http://www.nulj.cn/k/648.html复制
写博客不容易,服务器成本也很高,感谢谢支持。微信打赏红包

发表评论

李靖的博客

大家好,我是李靖,不是封神榜的托塔天王李靖。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1991年出生于湖南邵阳市。我喜欢看书/看电影/摄影/打手游。感谢你访问我的博客,我在博客中会经常分享我喜欢的文章。创建这个博客记录生活,让我学会很多知识也认识了很多朋友。
关于我的更多资料>>

支持博主

写博客不容易,服务器成本也很高。您可以用微信给我发个小红包。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你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谢谢!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tousu117@163.com icp备案号 粤ICP备10034762号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1 www.nulj.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