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ulj.cn

首页 所有文章 归档 留言 关于我

【人文科大】邂逅恩斯特_瀚海数据说

编辑:李靖2019/3/8993次阅读阅读转载: 最高人民检察院
第 354 期   【编者按】科大人多多少少都做过把科学的“红旗插到九重”的旖梦。文蓉的青春偶像是居里夫人,后来虽没能够继续学术,攻关的情结犹在。沉思往事,这篇说的是她与诺贝尔奖得主恩斯特的一段邂逅。古有王子安,今有徐文蓉。小学时她就在省报发表过散文,初中时就完成过两部武侠小说。赴美留学继续笔耕不止。其诗词、散文、随感、评论、采访稿,发表于当地华人报纸以及留美文学丛书,最新作有系列采访小镇名人,发表于《莱镇人文》(Discover Lexington)。90年代,作者在化学年会为诺奖获得者理查德.恩斯特 (Richard Ernst)翻译每年的十月,是学术界的大日子。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名字通常在此月陆续公布。毫不意外的,今年的化学奖花落法国的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国的Jennifer A. Doudna,以奖励她们开发的crispr基因编辑法。这一基因编辑技术在医学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前一阵子跟同学聊天的时候,有人提起了与两位学者的接触,让我想起与诺奖获得者们也有过数面之缘。那是近三十年之前的事了。我大学毕业后,被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中科院化学所两家同时录用。虽然我挺想去电台玩一玩,但当时新闻单位都需要下基层锻炼。母亲担心我们会像上山下乡插队一样一去不回,坚决反对。我选择了化学所——当不了居里夫人,可以和“居里夫人”们作伴啊!一开始在化学所人事处混了一阵,最后去了化学会做外事。我之所以去化学会,主要因为两个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九十年代初,中国的国际环境非常严峻。两个千人以上的国际会议实属凤毛麟角,尤其是93年召开的IUPAC化学年会。

90年代,IUPAC化学年会工作照,从右到左:作者,会计,两名志愿者

当时化学会外事部连我就两人。组织这么大的国际会议,没计算机简直不可能。我俩为大会组建了整个计算机系统。那时候没有互联网,没有微软办公室软件(连键盘版的WORD都没有诞生),当然也没有Oracle,只有一台8086原始电脑以及简陋的行编辑Ed软件。我们就在这台机器上构建了以Foxbase和Ed为基础的数据库。照着一本旧的产品目录,我们根据各高校的订货需求邀请海外厂商,把信息手输到数据库里。同时还邀请了数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从建库、打印邀请函、确认,到安排衣食住行,忙了个不亦乐乎。

1991年诺奖得主理查德.恩斯特 (Richard Ernst)

会议在新建起来的亚运村召开。外宾住在五洲大酒店,内宾则安排在运动员村。应该说,我们是幸运的,筹办国际会议是很难得的历练。功夫不负有心人,1986年诺奖获得主李远哲和新出炉的1991年诺奖得主理查德.恩斯特 (Richard Ernst)接受了我们的邀请。在我们最后一次到五洲大酒店确认时,参会人数居然冲破了两千大关。顺便说一句,五洲大酒店与我们接洽的也是一位年轻女士。那是个艰难的时代,却也是朝气蓬勃活力无限的时代。80年代,中国科技大学大学一年级英语口语课教室,由来自Iowa Maharishi 国际大学的外教老师Martha拍摄。我被指定成为恩斯特的翻译与陪同。他是大会报告人(plenary speaker)。老先生非常和蔼,也很认真。反复和我确认大会发言讲稿。当时国人的英文水平普遍不高,他对我能说相对标准的美式英语有些惊讶。这里要感谢我们的母校科大。从入学的第一年,我们就有外教老师教授口语,这些老师基本上都有高等教育文凭。有的闲暇时间会请我们去住处小聚。最后两年在英语班,来自佛蒙特Vermont州的Elaine老师更是与我们朝夕相处。还有一对来自德州的退休教授夫妇,也曾经双双担任我们的外教老师。可惜我现在记不得他们的姓名了。只记得教授夫人和我们一起排练根据阿婆(Agatha Christie)的小说The Witness for the Prosecution改编的戏剧。那时只道寻常,现在唯有沉思往事立残阳了......

80年代,中国科技大学科技英语系新年聚会。

当时的国家主席是江泽民。江总书记是老留学生,尊重科学,毫无架子。在我短短的五年北京生活期间,我居然与江总有过两次近距离接触。一次是他视察化学所。他下楼,我上楼,距离不过一个台阶。除了胡亚东(?)所长等几个陪同,他似乎连个保镖都没带。所长们也没战战兢兢,居然有闲心和我打招呼。另一次是北展大剧院看芭蕾。中场休息的时候,突然响起掌声,原来江总也来看戏。言归正传。江总知道恩斯特和李远哲与会,指示要接见。于是刚给恩斯特翻译完,歇了一会儿的我又紧张起来,临时抱佛脚,背诵拗口的政治词汇。不过,最后都没有用上——江总有自己的专属翻译。

90年代,作者在第四届亚洲化学大会期间。

我的两分钟高光时刻(two minutes of fame )是IUPAC大会翻译兼同声传译。开幕式/闭幕式晚会在北展的大剧院举办。我们请了中央民族歌舞团来表演。我做英文报幕和解说。中文报幕的是位身材修长的职业演员,一袭橙色长裙化着舞台妆;而我,日常红上衣黑短裙,素面朝天。那演员上下打量着我,半天没吭声。最后问她的同事有没有多余的服装。没有。没办法,也就这样带着我上场了。在台上,我玩得很开心。尤其是杨丽萍出场的时候——那是最好年华的杨丽萍。我翻译完了报幕员的话,意犹未尽,自己直接用英文对孔雀舞开始解读——原本也没有台词。那个年代,没有人给你准备现成的脚本,也没人关注你是不是说了不该说的话。那是个无知无畏的年代,却也是真正可以笑傲江湖的年代。当时没想到,那是我跟诺贝尔奖得主最近的一次邂逅....

90年代,作者与同事在第四届亚洲化学大会期间。

会开完了。我的任务并没结束。恩斯特去了一趟西藏——中南海特批。我帮忙安排了行程。吉普车直接送进藏区。他老先生对西藏是真爱,2018年Sotheby’s拍卖有他的西藏艺术品收藏,他还专文介绍了。恩斯特和夫人在Sotheby's 为他们的西藏艺术品收藏举办的招待会上,苏黎世,2018年。照片由 T-T POTOGRAPIE/TONI SUTER 拍摄。不知道是否恩斯特的推介,我有幸成为化学会的“知名人士”。不少老科学家甚至国家基金会的领导都知道化学会有个小徐,英文说得非常好。弄得我自己也信心百倍,准备来美国大干一番。造化弄人,没想到后来离恩斯特虽然距离更近了,却再也没机会见过.....作者在1992年【作者简介】

徐文蓉,生于20世纪,长于鄱阳湖边,学于中国科技大学,千禧年获波士顿某大学博士学位,供职某医药公司高级科学家,兼职自由记者自由写作者。从中学开始写作,初二时完成过两部武侠小说,可惜学习成绩也因此由第一名直线下降至第二十二名,手稿被母亲付之一炬。N年后,在蛮夷之乡,网络之城开始爬格子,至今断断续续已经爬过几十万格,从小虫突变成千年狐狸精。

编辑:何剑鸣 851-8515,陈颍 8714
推荐阅读【人文科大 小小说】少年情怀【人文科大】居里夫人与她的中国博士生【瀚海文摘】横跨美国大陆的学术之旅【瀚海数据说】霍金教授的第一次访华【人文科大 诗词】素霏诗选【情系科大】中秋“一鉴亭”词会雅集【瀚海数据说】菲尔兹奖得主拉福格 与中科大学生座谈记录欢迎点赞、留言、打赏、投稿和分享转发!如需转载请留言。投稿请电邮 hzhang9@att.net。
感谢阅读,如果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给我点个,或者把本文的网址复制分享其它好友。
本文网址:http://www.nulj.cn/k/22.html复制
写博客不容易,服务器成本也很高,感谢谢支持。微信打赏红包

发表评论

李靖的博客

大家好,我是李靖,不是封神榜的托塔天王李靖。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1991年出生于湖南邵阳市。我喜欢看书/看电影/摄影/打手游。感谢你访问我的博客,我在博客中会经常分享我喜欢的文章。创建这个博客记录生活,让我学会很多知识也认识了很多朋友。
关于我的更多资料>>

支持博主

写博客不容易,服务器成本也很高。您可以用微信给我发个小红包。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你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谢谢!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tousu117@163.com icp备案号 粤ICP备10034762号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1 www.nulj.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