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ulj.cn

首页 所有文章 归档 留言 关于我

7岁孩子频繁做鬼脸、眨眼睛、清嗓子,知道真相后妈妈痛悔不已……_积木育儿

编辑:李靖2021年5月13日993次阅读阅读转载: 积木育儿

一个7岁的男孩,半年前突然开始动不动做鬼脸、眨眼睛、清嗓子。

孩子爸爸发现了不对劲,批评孩子:“不要总是这副鬼样子,难看死了!”

发现自己的警告没用,爸爸开始上手。

他认为孩子纯粹是故意做出那副古怪模样的。

他受不了孩子的“鬼样子”。

一开始他还口头警告孩子“克制自己”。后来,一看见孩子做鬼脸、一听到孩子清嗓子,上去就是一巴掌。

然而,孩子的古怪表现却愈发频繁了。甚至一见到爸爸就忍不住脸部抽动。

直到这时,孩子妈妈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紧带着孩子去看医生。

先是看中医。

喝了两个月的中药,没用。

后来,听医生的建议,夫妻俩带孩子去看了心理医生。

哪知心理医生在跟孩子相处几分钟后,就笑着告诉夫妻俩:孩子没什么大问题,要想孩子的症状得到改善,大人得先治疗。

原来孩子得了一种叫做“抽动症”的病。

不是孩子故意捣蛋。

不管做鬼脸、眨眼睛还是清嗓子,对孩子而言都是不可控的。

症状的初发可能是,孩子的某一次生病、或者家庭关系的紧张,或者父母的严厉训斥。

一旦有抽动的表现,家人对孩子的关注自然增多。

目光是有压力的。

焦虑情绪更是能够快速在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传染。

父母的焦虑,父母过度关注带来的压力,会导致孩子更加紧张,抽动也会更加厉害——这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得知真相后,孩子的妈妈泪流满面。

今年以来,由于疫情,小小的三口之家经济陡然变紧张。夫妻俩为此时不时争吵。

最初发现孩子有抽动的表现,做母亲的甚至还嫌弃孩子“添乱”。

现在回头看才意识到,紧张的夫妻关系,或许才是孩子抽动的一大诱因。

上面这个例子,就是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案例。

别以为抽动症距离我们的孩子很远。

临床发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孩子罹患抽动症。

有数据显示,国内目前约有400万人患有抽动症(又名妥瑞氏症)。

公益短片《站出来 做自己》

你或许在路上,在公交或地铁上,就曾经遇到过一个举止奇怪的人,TA摇头晃脑,做鬼脸,抑或莫名其妙说脏话。

这样的人很容易引发我们的侧目,导致我们的不接受、不理解。

纪录片《妥妥的幸福》

尤其如果这样一个“行为举止古怪”的人就是自己的孩子时,我们或许就更加难以接受,甚至如临大敌。

根据临床表现,抽动症一般可分为3种类型:

  • 运动性抽动:头面部、颈、肩、躯干以及四肢肌肉不自主,突发,快速收缩运动。

  • 发声性抽动:口鼻、咽喉及呼吸肌群的收缩,通过鼻、口腔和咽喉的气流而发声。

  • 感觉性抽动:压迫感,痒感,痛感,热感,冷感或其他异样感觉。

截止目前,该病症的病因并不明确。

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即早期出现抽动症状以后,选择忽略,并且从调整亲子关系着手,给孩子提供一个更加放松和和谐的成长环境,那么孩子的症状很快就能自动消失。

电影《叫我第一名》

可惜,并不是所有孩子都如此幸运。

他们多半会长期遭受文章开头那个孩子的境遇:被批评,被指责,被当成一个有问题的坏孩子而被暴力干预和矫正。

当父母长期、过度、不当地关注和干预孩子,很容易会导致孩子的行为固化,甚至症状愈发严重,并伴随终身,工作和生活都会受到极大影响。

一位朋友这样说过:在高学历的家庭里,孩子罹患抽动症的概率越来越高。

为什么会这样?

从心理学角度去理解,或许是因为,压力越大,孩子的“异常行为”就会越多。而高学历的家庭,他们往往会对自己要求严格,也对孩子倾向于有过高的要求,这自然会给孩子带去超负荷的压力,造成情绪和行为上的一些障碍。

而当孩子出现一丁点父母觉得是“问题”的“问题”,又会导致父母愈发关注孩子、给孩子更多的压力和控制,由此陷入一种恶性循环,难以跳脱和真正化解。

何止是抽动症呢?

教育中,有很多可怕的蝴蝶效应。

即很多孩子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本来是小事一桩,父母若用轻松愉快的态度去解决,甚至不需要解决,问题也会自行消失。但若家长用严厉的方式去对孩子,不但无助于问题本身的解决,还会让孩子的问题固化下来,严重的甚至可以毁灭孩子一生。

比如下面这个例子:孩子的父母和爷爷奶奶都是高学历,生活和工作上很讲究,育儿也特别严谨。这个家庭中的大人,从孩子一岁多开始,就因为吃手的问题和孩子纠缠不清。

最初大人们反复告诉孩子“手脏、不能吃。”

发现讲道理没用后,就开始动起了手。孩子一吃手,大人就打。但打孩子的方法只能起一小会儿作用,孩子一停止哭泣,就好了伤疤忘了疼,又把手伸进嘴里。

再后来,他们还用过抹辣椒水的方法。

用过一天24小时强硬戴手套的方法。

可惜,问题始终没能得到解决,反而越来越严重。

这个孩子长大后变成怎样了?脾气特别倔,因为一点小事就情绪失控,可以连续哭很久,甚至会用头猛烈撞墙。

咨询师见到这个孩子时,他两只手的大拇指已被吃得变形了,小手上布满了破溃的伤口,可孩子好像完全没有痛感,还在用嘴啃咬双手。

更让人心疼的是,孩子的心理也出现了严重障碍,不会和人交流,别人和他说话,他基本不回应,目光总是回避开来,神情冷漠,拒人于千里之外。

原本是孩子正常发展中的一个正常动作(小宝宝吃手是正常的!)。

这样一个自然而然的发展过程,却遭到了如此残酷的、持续反复的惩罚,整个过程简直跟刑讯逼供没区别。关键,孩子还那么小啊!在生命初期,就莫名其妙地遭遇绵延不断的残酷对待,他的生命怎么能正常展开、怎么能不被扭曲呢?!

当然不止是吃手。

亦不止抽动症。

在一个孩子长大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很常见的“行为问题”,比如某一次撒谎,某次尿床,在学习中犯了某个错等等。真的很多问题都只是阶段性的问题、发展性的问题。甚至是根本不必去关注的“问题”。

然而,却有太多孩子承受着这样那样的评判,过多的关注跟强化,甚至过于粗暴的“矫正”。

他们可能只是语言表达缺乏些技巧;

他们可能只是发展和学习的节奏慢半拍,显得笨拙;

他们可能只是年龄还没到;

再或者他们只是还需要时间发展他们的行为自控力和情绪管理能力,以及需要大人的宽容和帮助;

但是,他们却一次次被盖棺定论为“有问题”,是教不上路的“坏孩子”。

总之,他们的模样,仅仅因为不符合社会对他们的期待或规范,就被贴上了“不对”“不正常”“有毛病”的标签。

这种标签,类似一种诅咒,往往让这些孩子,永生无法翻身。

真正能够从这样的诅咒中走出来的人,非常非常幸运,也非常非常少。

也许,你身边,或者你的家庭里,也有一个这样不太一样的小朋友呢?

我们常常因为他们的世界与我们的世界有点不一样,很容易就出现贬低、排斥甚至强烈的敌意。

其实,只要我们愿意放下自己的成见,试着先去接纳和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世界,我们的生命经验会更丰盈,而那些孩子的人生,也将会有更美好的可能。

譬如那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名叫《自闭历程》,讲的是一个自小被诊断为自闭症的患者,最终成长为一名了不起的科学家的故事。

她传奇的一生也许无法复制,但是她的际遇,却显得尤为可贵。

最喜欢电影开头的第一句话。这个讲话姿态生硬却自信满满的女孩,她大声地说:

我跟别人不同。

而不是说,我是个病人。

电影《自闭历程》

之所以她能够有这样的状态,并非她的自闭症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了奇迹,最终不药而愈了。

而是她有一个了不起的妈妈,始终坚持告诉这个世界:我的女儿只是跟他人不同,不是有问题。

电影《自闭历程》

包括后来她遇到的高中老师,卡劳克博士。这位老师发现了坦普尔是个用视觉图像思维的天才,并且对她因材施教,使她充分发挥所长,一点点找到成就感和存在感。

不得不说,人们的善意和爱,有时候,真的能够制造奇迹!

如果你看了今天的文章,如果你还愿意试试我们所建议的,那么不妨开始重新去了解周围的人,特别是你的孩子。

就是那些经常被人们看不上的、甚至盖棺定论了的孩子,或者是“坏孩子”,或者是“笨孩子”,看看有没有办法,去以更少的评判、更多的开放和友善的态度,去了解他们?

你的视角的改变,真的可能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

回复“爱孩子”,可以看到更多相关文章

如果同意本文观点,欢迎转发

今日互动话题

聊聊你读完文章后的感受吧!

感谢阅读,如果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给我点个,或者把本文的网址复制分享其它好友。
本文网址:http://www.nulj.cn/nulj.cn/k/2409.html复制
写博客不容易,服务器成本也很高,感谢谢支持。微信打赏红包

发表评论

李靖的博客

大家好,我是李靖,不是封神榜的托塔天王李靖。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1991年出生于湖南邵阳市。我喜欢看书/看电影/摄影/打手游。感谢你访问我的博客,我在博客中会经常分享我喜欢的文章。创建这个博客记录生活,让我学会很多知识也认识了很多朋友。
关于我的更多资料>>

支持博主

写博客不容易,服务器成本也很高。您可以用微信给我发个小红包。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你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谢谢!

推荐阅读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tousu117@163.com icp备案号 粤ICP备10034762号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1 www.nulj.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