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ulj.cn

首页 所有文章 归档 留言 关于我

注意!今年近8000人误食毒蘑菇中毒!_人民旅游

编辑:李靖2019/3/7993次阅读阅读转载: 人民旅游

11月25日,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李宁

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据今年食物中毒监测数据,

截至目前,

今年有将近8000人

因误食毒蘑菇引起中毒,

导致74人死亡,

提醒消费者不采不食野生蘑菇!

(视频来源:青蜂侠)

最好不要制作和食用

自制酵米面类食品

李宁同时表示,黑龙江鸡西食物中毒事件造成9人死亡,深感痛心。这起中毒事件是食用了家庭自制的被米酵菌酸毒素污染的酸汤子引起的。

除了酸汤子,其他一些有地方特色的酵米面类食品,比如河粉、臭碴子等,特别容易在制作过程中被米酵菌酸污染,因此制作这类食品时一定要注意。

首先,使用的食材要新鲜、没有霉变,在制作过程中勤换水、勤搅拌,预防污染,特别是针对一些学校和集体食堂,最好不要制作和食用这类自制酵米面类食品。

今年近8000人误食毒蘑菇中毒导致74人死亡什么是毒蘑菇?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

毒蘑菇又称毒蕈、毒菌等,是指食用后能造成人毒性反应的大型真菌的子实体,其中大部分属于担子菌,少数属于子囊菌。世界范围内已报道的毒蘑菇约有1000种,我国目前已报道480种。

不同毒蘑菇含有不同的毒素,一种毒蘑菇也可能含有多种毒素,对人体造成的损害也有所不同。

常见蘑菇中毒有7个临床型,分别是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衰竭型、横纹肌溶解型、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和光敏性皮炎型,除此外还可造成其他系统脏器损伤。在实际的中毒案例中,还有患者食用了多种毒蘑菇,中毒症状更为复杂。

毒蘑菇中毒事件的监测显示

我国毒蘑菇中毒具有五大特征:

①报告事件病死率高达20%;

②地域性强,以西南部云南、贵州、四川等最为严重,近年湖南、浙江增加迅猛,其他地区均有发生;

③发生时间集中,主要发生在夏秋季6?9月份,其中以7?8月高发;

④毒物谱相对集中,在我国造成中毒的毒蘑菇种类主要集中在鹅膏属、环柄菇属、盔孢伞属、红菇属、青褶伞属、粉褶菌属、桩菇属、粉末牛肝菌属等,致命的毒蘑菇主要包括可造成急性肝损害型的鹅膏属、环柄菇属、盔孢伞属及造成横纹肌溶解型的亚稀褶红菇。其中鹅膏属的毒蘑菇和亚稀褶红菇造成的中毒死亡人数占我国毒蘑菇中毒死亡总人数的95%以上;

⑤家庭聚集性,80%的中毒发生在家庭,因毒蘑菇中毒家破人亡的案例不时见于媒体。

(素材来源:舌尖上的中国Ⅱ)

毒蘑菇中毒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毒蘑菇识别困难、中毒后果严重,杜绝食用毒蘑菇是毒蘑菇中毒防控的关键。

①预防为主,加强科普宣传。针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暴露人群、不同时间开展针对性科普宣传。让普通百姓知晓毒蘑菇危害的严重性,相信科学知识,做到不采食野生蘑菇,不购买来源不明、辨识不清种类的野生蘑菇,不食用混杂的野生蘑菇等。

②监管部门加强管理。制定科学、可行、有效的管理措施,指导、监督销售环节特别是农贸市场、流动摊贩等售卖的野生蘑菇,发现种类不明、来源不清、疑似有毒的野生蘑菇应及时禁止销售并收缴销毁,以最大限度降低市售野生蘑菇的中毒风险。

③进食疑似毒蘑菇,及时就医。如发现疑似毒蘑菇中毒,患者应及时就医,如果有食用的野生蘑菇图片或剩余蘑菇样品,请一并带到医院,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毒蘑菇种类和中毒类型并针对性实施救治。

目前,

还没有能快速识别毒蘑菇的方法。

不盲目采食野生蘑菇,

才是预防和控制毒蘑菇中毒的关键!

可选购人工栽培蘑菇食用,

若要食用野生蘑菇,

可到正规的市场购买熟悉的品种。

素材来源:央视财经、健康中国

出品: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文旅事业部

总编辑助理/文旅事业部主任:郭拴敏

编辑:李雪

责任编辑:宋盈莹

声明 :人民旅游致力于知识产权保护,尊重权利人的版权,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其出处,难以取得权利人的许可,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或沟通许可事宜。

联系电话:010-65363014

邮箱:mszktravel@163.com

感谢阅读,如果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给我点个,或者把本文的网址复制分享其它好友。
本文网址:http://www.nulj.cn/k/19.html复制
写博客不容易,服务器成本也很高,感谢谢支持。微信打赏红包

发表评论

李靖的博客

大家好,我是李靖,不是封神榜的托塔天王李靖。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1991年出生于湖南邵阳市。我喜欢看书/看电影/摄影/打手游。感谢你访问我的博客,我在博客中会经常分享我喜欢的文章。创建这个博客记录生活,让我学会很多知识也认识了很多朋友。
关于我的更多资料>>

支持博主

写博客不容易,服务器成本也很高。您可以用微信给我发个小红包。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你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谢谢!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tousu117@163.com icp备案号 粤ICP备10034762号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1 www.nulj.cn All Rights Reserved